Tuesday, October 12, 2010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我的同桌S

S是我初中的同学,同桌。四十多年来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他的一句“名言”--- “我爱妈妈,因为妈妈爱我”。

那是一堂作文课上,老师读了他的一篇作文,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爱妈妈,因为妈妈爱我”。在今天看来,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可在当年,我们受的都是阶级斗争的教育,或是尊敬师长的教诲,再加上中国人的含蓄,父母从来不说爱子女,反之亦然。而我更是想都没想过要爱父母,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直白,给了我蒙胧的震撼(见另一篇习作《扭曲的教育》)。

我们在初中时都属于那种家境好, 学习好,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尤其是在劳动中更想表现得好,可是却入不了团的人。他,还有几个男生算是比较“调皮捣蛋”的,而我自认为自己是非常非常循规蹈矩的人,老师的话唯听唯信。可我不是那种可以45分钟坐着一动不动的人,很羡慕他们敢于调皮捣蛋。当初所谓的“调皮捣蛋”不过是一些童真童趣。他似乎比我们成熟,或者说不象我们那么愚昧,总会发表点“奇谈怪论”,只是在“师道尊严”的环境下,不被鼓励而已。再有我一向看重才华,这好像是“骨子里的”,“天生的”,因为没有谁这样教导过我。他聪明好学敢言,我对他颇有好感。

那时除了那些团员表现积极外,一般男女生之间是基本不说话的,至少我是如此。S在课桌上画了一条“边界线”,警告我不可逾越。我们虽是同桌,不记得有什么交谈。有一次他向别人“吹嘘”,他钢琴比赛得了第二名,我问他,多少人参加比赛,他才说,他和妹妹比,妹妹第一, 他第二。我心里想“省略了背景前提,故弄玄虚,差点上当了”,这就是他聪明而顽皮的一面。

S的父母是军医,耳熏目染,他在这方面也懂得较多。生物课上,几个人一组作解剖青蛙的实验,他是组里当仁不让的“一把刀”,讲解得头头是道,让人刮目相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毕业前,老师挨个问报什么高中。一个女生过来对我说,S让老师“呲”了。老师问他报哪儿,他说,“D报什么学校,我就报什么学校”。老师说;“她报女附中,你也报女附中呀?!”我从来没跟他对证过是否有此事,但这么率真的说法,或是玩世不恭的说法,也只有他做得出来。

记得临毕业前发展了最后一批团员,那次人数比以往都多,我还是没有份儿,而他却幸运地被批准了。事后听说,他的家长到学校找过老师。60年代中期,一切还是很左的,在同学中象我那样穿皮鞋,呢子外衣的人,被认为“腐化”,怎么能跟吃窝头,穿着补丁摞补丁的人相比呢?(多说一句,当年父母在单位各捐出全家布票的一半,没有布票可以买衣服,只好把大人的衣服改了给我们穿)。再说我很拘谨,不善言谈,不具有鼓动性,不懂得和人相处,下课就回宿舍,被老师称为“骄娇二气”,不管我是多么虔诚,多么努力,入团对我仍是可望不可及。

高中我离开了京城,再与S见面是22年后, 母校的35周年校庆。那时的他是年富力强,博士的头衔,局级干部(后来听说的),头像入了学校的纪念册……作为从知青走过来的人,我们都知道这里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迷茫、困惑、曲折、奋斗……我们都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们都体尝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与众不同的是,他似乎早早迎来了光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那次相见我们留下了合影,他热情邀我去他家,只因时间匆匆,未能成行。事后他写过一封信给我,只记得他说世界是个多元的社会,有机会的话还是走出去看一看,其它还说了些什么就不记得了。

弹指一挥间又是20年,我从同学那儿知道他遭受了不明不白的冤案,也有人说他当厂长,肯定有不干不净的事,别理他。我不相信那一切是真的,我一定要听听他怎么说。急急打听到他的电话,我想我能做的是送上我对他的信任,我从不肖锦上添花,却钟情雪中送炭,人在困境中,友谊更显得珍贵。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我急切盼望看到他写的书“报国”,那是他的经历, 是他呕心沥血的奉献,到头来的,却是政治经济的不测风云, 是现代的妻离子散……我托北京的同学把书带给我。看完那本书我给他发了Email :

“S,

今天拿到你的书“报国”一气读完了。感想连篇,却不知从何说起。

第一 我相信你是无辜的。我是相信家庭教养的,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及生长环境奠定了人一生的信念,你看重的是人生价值,你追求的是事业。

第二 当厂长让你呕心沥血,付出了很多精力在平衡上下关系上,这是对你的专业才华的浪费,但又是你无法回避的现实,我理解你的无奈与焦虑。

第三 我从小崇拜有学问的人,下乡后懂得了耐力与不屈不饶的可贵,你两者兼具,实属难得。

第四 不理解的是你不能回家过春节,为什么妻女不能来看你?

第五 看得出你们母子情深,兄妹情长,不要再让她们柔弱的双肩超载负重。

事业是永远干不完的,生命只有一次,多爱惜自己一点。

D”

他居无定所,我没有收到他的回信,也不知他是否看到这封Email。在S被关押期间,S的母亲、妹妹竭尽全力营救他,所有的指控,皆有案在册,有据可查,犯罪不成立,他终被放出来。

今年四月,我匆匆赴京,只三日。同学相约在天坛公园聚会,见了S一面,颇有壮志未酬两鬓白的感觉。原本想与他好好聊一聊,但他急急走了。看得出,他不愿别人触动他的伤痛,我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曾有过相似的感受,紧紧地包裹着自己的伤口……,但回避,说明你还不能正视,思想上还没有解脱。

几次电话联系,我感觉他的确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他觉得愧对女儿。女儿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因为他正在被关押而没能被录取。他自建公司,还在奋斗,以期在经济上给女儿一些补偿……

我想说:S,放下你的重负,你不亏欠任何人;放下你作父亲的愧疚,你的女儿已经长大,她懂得怎样去面对真实的世界。

我想说,S,抛开名利,不要伤怀吊古,不要回顾昔日的阳春白雪,做下里巴人也没那么可怕,要有一颗平常心。

正如你自己说的,摘下墨镜,看看五彩缤飞的世界。一甲子的年轮,一甲子的财富就在于看懂世界,看懂自己。个人的一点点遭遇在人类的浩瀚历史中又算得了什么?Move on!

S,你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是非非,大浪淘沙,历史最终会还你一个清白。

世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感受,我们也还有那么多梦想没有实现。轻装,才能更上一层楼;放眼,才能虚怀若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明天将是一个超脱的自我: 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7/11/2009 写于新泽西

一位令人赞赏的女性

认识J有几年了,她为人热情大方,实实在在,心地善良,心胸开阔,是个难得的好朋友。

在美国呆久了,不会一见面就打听人家的身世。但交往时间长了,互相信任了,自然人们会倾诉一些个人的悲欢离合, 交流各自的冷暖沧桑。我从小喜欢看传记小说,电影纪录片,总觉得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有许多感人之处,因而也愿意探讨人生百态。

刚认识J的时候,得知她患肠癌几年了,人很消瘦,一天要上厕七八次,可她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看待。记得有一回我跟朋友一起打网球,她就满场地的为我们捡球,我很不好意思,就对她说,“你别捡了,我们自己捡吧。”,她说没关系,我也活动活动。

一次她请我吃饭,还有我的表弟和弟媳,他们是刚从大陆来的,饭后她主动提出开车带他们去参观普林斯顿大学,而我独自去中国超市采购。她是六十年代从台湾来的早期留学生,早已过了花甲之年,可从来不以老自居,从来不以病自怜,而是为别人考虑得很周到。

早期的留学生活是很艰苦的,许多人都是靠自己打工赚学费。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很富有,而且有奖学金,但她为了体验美国人的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陌生的社会,她也出去打工,帮人带小孩,做家务。她告诉我,她的父亲是日本的留学生,绝对的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她的母亲嫁给父亲后,以为也可以去日本留学,可是她父亲从不带母亲出门,也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其母一生辛勤劳作,养大七个子女。J很为母亲鸣不平,从小就立志要出国留学,要独立。只有那一天,她要飞往美国,去一个崭新的天地拼搏,她的父亲才第一次带母亲一同去机场送她,只有那一天J为母亲赢得了第一张全家福照片。

以后接下来近十年J 都没有回过台湾。J在威州某大学拿了大气物理学的硕士学位,又到MIT学博。后来因为结婚,生孩子,陪同先生G去欧洲讲学而放弃了博士学位。我问她,“你不后悔吗?你不是又走了你母亲的老路了吗?”她说不后悔,为了先生,为了孩子,她愿意付出。我想她从小那么想反叛,可是又自己选择放弃学业做个贤妻良母,这只能是爱的趋使。爱能让女人放弃自我,放弃一切曾认为不可抛弃的东西,以至理念。

G曾担任全美华人协会的主席,是最早与大陆学术界建立交往的人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家不知接待了多少大陆的访问学者,各界代表团。J忙里忙外为华协做了无数具体的工作,还自掏腰包迎来送往。他们接待过的人里,有不少都是当今大陆的名人、要员,今非昔比。当她去大陆访问,她拒绝别人用公款招待,也不参加官方的宴请,行事很低调。

J是独立而坚强的女性。G常年在大陆讲学,声望很高,身边不乏仰慕者、爱慕者、追求者,最终不能自拔。J写了13页的诀别信,毅然提出了离婚。她一切从头做起,到餐馆打工端盘子,自创调酒配方; 到银行从收银员做到经理……对于已不年轻的她,带着心灵的创伤,那是多么艰难的一程。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她一步一行泪水,照样伺候G的母亲。老太太感动地说,我有五个儿子,最好的媳妇嫁给了最坏的儿子。她娇小瘦弱的身躯,扛起了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的双重担子。她把痛苦留给了自己,给人的是关爱和微笑,这让我想起鲁迅的名言: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G与大陆诸多追求者之一结婚了,婚姻维持了六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 他自己知道,为了了结这段婚姻,他钱财散尽。他想起J的贤淑善良,找到J希望复婚,她拒绝了。其实J与G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对政治、文学都谈得来,离婚前从没吵过架,没有人相信他们会离婚。J感念G在大陆讲学不要报酬,资助了众多辛辛学子,J看重G为人正直,对高官不趋炎附势……,J虽然拒绝了复婚,她不再相信那一纸证书,却还是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原谅了不能原谅的人。

我也曾问J,你是否考虑过因为没有那一纸证书,你可能丧失一些应得的福利。她说:“我很清楚,我工作时间短,工资低,退休拿的社保不足G的一半,但我不想沾他什么光,何况两次离婚,G已经被拖垮了。”我理解J的气节,她不愿再失去她的独立性,她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独立。

J一如既往关照G的起居饮食,他们一起旅游,听音乐会看百老汇的演出,轻松地谈天说地,欢快地宴请新朋旧故,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沁和谐。有谁又能知道J的创痛,G的愧疚呢?我敢断言经过了诸多的变故,J依旧深爱G。

J人比黄花瘦,心比海洋阔。她承受了中年丧女的痛苦;她体尝了夫君背弃的悲凉;她无悔地走进家门,又无怨地走出家门,从零开始,开始自立的人生;她身患癌症,未向命运低头;她不计前嫌,真诚潇洒地厚待“似曾相识燕归来”。

J 喜欢看一些女作家的书,从中汲取精神力量。J邂逅了并非常推崇最近刚刚去世的女医生尼尔森。J也是象尼尔森一样,生活态度非常积极的人。

1999年,尼尔森是南极洲一个41人科研站的唯一的医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的冬天,对外的一切交通都被险恶的天气阻断,她发现自己的乳房上有肿块,她别无选则, 自己做切片检查,通过卫星与美国大陆的医生联系,接受指导作化疗,直到五个月后第一架最早可能飞到南极洲的救援飞机才把她送回美国做了手术。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她始终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写书、讲演,鼓励人们以不屈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她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冰封岁月》。

我对尼尔森的一段话也感触颇深。她患了癌症又被困在南极洲时,EMAIL给父母说,“我越来越感到,生命的真谛不在于你何时死去和如何死去,而在于你是怎样生活的;在于你是否曾经真正生活过。”(More and more as I am here and see what life is really is, I understand that it is not when and how you die but how and if you truly were ever alive.)

人生的曲折不可逆转;心灵的创伤无从愈合。J是强者是斗士,她善待周围的人,善待令她心碎的人。J是令人赞赏,令我肃然起敬的一位女性。




6/16/2009写于新泽西

新的起点---从心所欲

六十个寒暑悄然逝去,想不到我们 --- 共和国的同龄人已到了花甲之年。回顾走过的人生,我感到六十岁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的经历哪能与孔子这般设计相提并论?尽管有志于学,可无缘受教;三十不能立,四十离国门。异乡异土从零拼搏,五十才不惑,懂得了善待自己;坎坷的历练早让人气定神安,耳顺自不在话下;“从心所欲”又何必等到七十,它就是今天新的起点。

现代人已不再是“七十古来稀”,但长命百岁还是少数,故以八十岁为上限,不要忽视这还有的二十年,好好地规划你能够支配的时间,风物长宜放眼量,补偿那流失的青春岁月。

我不敢恭维用“夕阳红”来形容中老年人。总觉得夕阳红如同一片血红,令人恐怖;也表现得太张扬太急切了,在那短暂的一刻,要把所有的能量放射出来,似乎还有一争高下之嫌,似乎还要在名利场里拼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有过欢乐无忧的童年,虔诚信仰共产主义的青少年;文革中从热血沸腾到疑惑反思,更难言凄凄惨惨戚戚的上山下乡;然后是寻寻觅觅探索出路在哪儿,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幸运者迈进了大学的门栏,苦读,从此有了希望;不幸者末班车回城,苦撑,身无一技之长惨淡经营余生;更悲者埋骨山野,生命之树还没有萌芽,就早早地凋零。

挣扎的已经挣扎过,辉煌的也已经辉煌过,告别了昨天,今天我们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六十岁的人生。

我更愿生活如行云流水。君不见蓝天上的白云,淡淡地、从容地漫游天际。不追寻艳丽,不苛求耀眼,却永远那么清新流畅,朴实无华,不让人惊叹但让人心动,让人精神为之一爽。我喜欢流水,因为流水不腐。她从容流过四季的变幻,春来江水绿如蓝;夏日,波涛万里堆琉璃;秋风起,秋水远连天;千里冰封时,水心如镜。潺潺流水流经沙漠,带给人们一片绿洲,她流过高山,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她淘尽历史的沉沙淤泥,抛下陈腐愚昧,永远的清清澈澈涓涓淌漾。生活要量体裁衣,我们不需要活给别人看。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最看重的?什么是你最大的梦想?美国的新能源部长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说:“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不甘休。”这不就是“从心所欲”吗?聆听你的心声,完成你未尽的心愿吧。

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养生很重视,各种偏方补药、中医调理、太极舞剑大有市场。我不否认,健康第一,但似乎少了点什么。不妨问问自己:你是否还有儿童的好奇心?你是否还有理想?你是否关注现代科技,你是否利用网络丰富你的人生?你是否还在继续求索?你是否注重完善自我?你是否在以你的方式回馈社会……?养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曾有太多的无奈,如果只是为活着而活着,似乎太苍白。我们身上有太多的烙印,而知青的烙印尽管残酷,却是力量的源泉,终身的财富。她让你把自己定位为草根百姓,她让你不敢忘情自大,她让你珍惜今日的一切,她让你永不懈怠……我们是特殊的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历煅造了今日的你和我。

六十至六十五岁,不管你退休与否,你还年富力强,制定你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喜欢旅游,就去游历大山名川;喜欢绘画,就不要放下画笔;喜欢摄影,就去扑捉那动人的一刻;去学你不懂的,去体验不同的新事物。我们要对自己说:“我能行”。不要把“我都一甲子了”挂在嘴边, 那是你的潜台词,你在找懒惰的借口,你在为自己可能的落伍辩解。著名生态学家徐凤翔在六十岁时写下了“花甲花开花落心未落, 时态时浮时沉志不沉”的感人诗句,她坚毅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十五至七十岁,你实践了你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会沾沾自喜,你该为自己骄傲!一束鲜花,一壶美酒,邀上你的亲朋好友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如果在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还有些惶恐,这时你会轻松地制定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如果说,六十岁起步时,你还有些步履蹒跚,届时你会信心百倍地迎接这第二个五年计划。

七十至七十五岁,难掩心中的喜悦,难遮脸上的笑容。十年的历练,胜读十年书,你不会再为蹉跎的青春岁月痛心疾首,你成长了,你已经很老道了。你的眼光充满了雍容智慧,你懂得了人生,你更珍惜时光,坚定地迈向第三个五年计划。

七十五至八十岁,你多少有了些满足感,你可以放慢你的脚步,如同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第三乐章,宁静、安详、柔美。你可以精雕细琢这第四个五年计划,填平你曾有的遗憾,让你的人生更完美。

如果八十岁你还健在,那每一天都是上帝的额外礼物,从心所欲,开心地活着吧,继续演奏完第九交响乐的第四乐章。如果你喜欢含饴弄孙,给他们一些启迪,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一代知青与命运抗争的铮铮铁骨。

朋友,你告别了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你不必再看老板的脸色行事,现在你有充分的时间,你有百分之百的权力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新的起点,新的人生;当我们七十岁再聚首,你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一息尚存,不落征帆”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9/3/2009初稿
12/15/2009 修改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玛雅遗址巡礼

--- 加勒比海航游 ---

感触了罗马的辉煌,体验了埃及金字塔的震撼,神秘消失的玛雅文化令我想往。圣诞过后,开始了七天的加勒比海航行。碧波荡漾的海滩,蔚蓝的天空,变幻莫测的白云,着实令人心旷神怡,却不能留住我的脚步,只因心中早有探访玛雅遗址的冲动。



拍摄了加勒比海小岛上的残亘断壁、坟墓寺庙,第一次触摸了玛雅古迹,仅仅是走马观花,此行好比是探寻玛雅文化的热身运动。



游轮停靠的第一站是位于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交界处的科苏梅尔岛(Cozumel),下船后直奔出租车站,一群拉客的人手拿地图立即围上来,我指着地图上的玛雅遗址说,就去这儿。司机说要去那儿就得环岛游,我说只要时间来得及就可以。就这么简单说定了,两分钟后我和朋友两人就已经在颠颇不平的土路上行驶了。

与出租车司机交谈是最好的了解民风民俗的机会,从司机口里我们得知,当地人一周才有6、7 美元的收入, 沿途看到很多铁皮顶的房子,其实真算不上房子,更象个棚子,外面的绳子上晾着洗干净的衣服,这与码头边美丽多彩的商店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沿途很少看见车,也没有行人,只有土路旁摇曳生姿的热带雨林与我们相伴。中途还路过了一个岗哨,分不清荷枪实弹的是军人还是警察拦下了我们的车,司机唧唧咕咕跟他们讲了些什么就放行了。司机告诉我们他们是查毒品的。

大约5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岛上最著名的玛雅废墟群,San.Gervasio始建于公元300-400年。这里有坟墓、寺庙、水井,还有一些神秘的矮屋,有内墙、外面有手绘的圆柱,斑驳的色彩几乎看不出来了,人们至今猜不透它的用途。




寺庙原来供奉着月亮神(生育神),她掌管人的生育、助产、医药。许多妇女从墨西哥大陆来到这里朝圣。现在月亮神的雕像已经看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些圆柱、矮房、断壁。各个建筑之间都有石头路相连,还有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拱门。



现代的人们无法知道这么多的石头是怎么运来的?又是怎么切割的呢?西班牙人登陆这里之后,就肆意摧毁了这些庙宇,禁止玛雅人的宗教祭祀,以天主教取代了土著文化。



司机带我们去看了一座高大的天主教堂,她耸立在繁华的街市,那么招摇,是入侵者的骄傲,亦是蹂躏玛雅文化的罪证。

第二站是伯利兹(Belize),原是玛雅人的居住地,16世纪初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岛上玛雅遗迹有上千处,我们去了保存最完好的 Altun Ha,考古学家认为此处为公元200-900年间的建筑群,曾经有一万居民,以后衰落为农业村落。



1965年至1970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做了进一步的挖掘,发现了一个近5公斤重的玉雕玛雅太阳神头像,现已被奉为伯利兹的国宝。



一阶阶的青石板条,是玛雅人通向太阳神的秘密通道,一座座玛雅金字塔是祭坛还是坟墓,学术界还在争论不修。我一步步攀上了一座金字塔,还真有点气喘吁吁。石阶每一层很高,可不象爬楼梯那么容易,不久前我刚爬了108阶楼梯,上到灯塔的顶部,也没觉得怎么样,这次感觉不同,下来时还有点紧张,腿上的肌肉连续痛了两天。



站在金字塔的顶部,望着被千年古树环绕的玛雅遗迹,真不可思议其神秘。玛雅的历法、天文、数学知识,怎么可能孕育于刀耕火种的原始之中?玛雅的预言怎么会一一应验?难道真的是有天外来客给玛雅人带来了智慧?

第三站是科斯塔玛雅(Costa Maya),也是墨西哥的一个岛,这里现在还居住着一些玛雅人,墨西哥人虽然大部分已是与西班牙人的混血儿,但个子仍然矮小,玛雅人的个子就更矮小一些。Kokunlich 是1967年被当地的玛雅人发现的,这里有著名的面具金字塔,建于公元500年前。建筑呈高台阶型,每一层都有一个高8英尺的巨大面具,各个面具略有不同,没人知道这些面具代表什么,有人猜测代表着诸神,有人认为代表着统治者。



最后一站是巴拿马 (Bahamas)的首都 那骚 (Nassau),热带海岛的旖旎风光是我所熟悉的,与我生活了九年的关岛有极相似之处。我们租车去了天堂岛,参观了豪华的大酒店 (Atlantis Resort & Casino),一楼独一无二的大玻璃墙里,养了各种各样的鱼,规模足可以与水族馆媲美。美轮美奂的度假胜地,似乎对我并没有多大的诱惑。



还没听说谁坐游轮旅行,不迷恋阳光海滩,却钟情千古之谜的玛雅文明。这次粗浅的巡礼,给了我一些真实的感受;令我更想探其究竟,盼望着去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本土,走进迷失的玛雅历史,感受其久远的光辉灿烂。

1/16/2009

都伯林之行

—四十年后重逢

都柏林机场

 
一觉醒来,飞机已平稳地降落,都柏林机场不大,几步就走到了出境处。
“来此目的?”
“看朋友。”                                                            
“朋友从哪儿来?”
“日本。”
“呆几天?”
“五天。”

为打破这电脑程序式的问答,我多说了一句“我们是四十年没见面的初中同学。”
玻璃窗内那毫无表情的机器人面孔,立即有了人情味儿,瞪大眼说:“哇,你出生在中国,住在美国;你的朋友来自日本,你们将相聚在都柏林,哇……”看着他一脸的惊讶与羡慕,我兴奋地说:“是的”。移民官随手递还我的护照说:“祝你玩得愉快。”

休斯顿火车站

休斯顿(Heuston)火车站建于1844年,从机场坐车约需40分钟,我们相约在这里见面。从车站的外表看,象是有着150 多年的历史,走进里面,四壁徒然,完全没有古迹。只有一些小售货亭,问询中心,就如常见的地铁站。若是观赏,美国费城30 街的火车站更值得看,虽然晚了90年,但堪称是艺术品。我一边环顾四周, 心里一边揣摸着40年后的她是个什么样子?暮地一回首,那一双搜寻的眼睛让我认定就是她——当初活泼漂亮的小姑娘,如今沧桑都写在脸上了。“程明辉”我叫道。 不知在这一瞬间,她对我印象如何?大概也要感慨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通过网络,她早已见过我了,只是我却不曾见过她。

都柏林的文化

都柏林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诞生了著名的文学家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和 王尔德(Oscar Wilde)。遗憾的是我们忽略了去他们的纪念地看一看。 从网上找到他们的肖像附在这里。肖伯纳有一著名悖论,“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未得到想要的,二是得到了想要的。”

市中心的三合一大学 (Trinity College)建于1591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感觉很幽静。我们信步漫游在校园,明辉触景生情地说,“要是能倒退三十年,我就到这里来念书”。 “你也太奢望了”,我说,“给我十年我就知足了”。

都柏林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由于对世界历史、地理都不很了解,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稍稍仔细浏览了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在都柏林古堡附近的图书馆,我们见到了中国的“玉书”。据介绍,由于玉很坚硬,很难在上面刻字,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刻一页书。玉书是乾隆的手笔,在玉上刻出字,再描上金。这种玉书仅在皇族内相传,我们以前都从没有见过。遗憾的是馆内不许照相,无法分享。图书馆一楼有雅致的咖啡厅,我们坐在那里,慢慢地品尝一杯Cappuccino,同时也品尝着爱尔兰的文化。
爱尔兰被称为翡翠之国,三叶草是爱尔兰的象征,而乔治门(Georgian Door)是都柏林的建筑特色。可是很久都没有被人重视,60年代到80年代间很多18世纪的建筑被摧毁,代之以现代的大型玻璃建筑,当人们意识到都柏林将失去自己的特色时,迫于公众的压力,建筑商又重安装了许多乔治门,使都柏林保留了这一历史遗产。左边的照片就是在我们住地街旁拍的。想到我的故乡北京,除了皇宫紫禁城,胡同被大批地拆毁,让人痛心。北京已面貌全非,真不知那些能决策的人为什么都如此喜新厌旧?是容不下珍贵的历史,还是无知?他们是京城的罪人。

都柏林的人友好善良,与高傲的法国人,古板的英国绅士皆然不同,我们常常拿着地图问路,都会得到热情的指点。还有这里的姑娘天生丽质个个都很漂亮,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光,连我们也要偷拍一张两个穿制服的女警卫的照片。


街头音乐    

我是不可造就的音盲,对什么音乐也不敢说略知一二。只会简单地一分为二:好听与不好听,喜欢或不喜欢。至于为什么,好在哪儿,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全凭感觉而已。我仅从电影Titanic 的主旋律得知那是爱尔兰音乐。爱尔兰音乐中一定少不了竖琴,风笛。据说爱尔兰的风笛比苏格兰的小,适于室内演奏。听爱尔兰音乐,给人一种旷远飘渺、辽阔深邃的感觉,象在描绘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在叙述凄美的传说。

竖琴代表着爱尔兰,不仅随处可见,也被印在护照封面上。在机场排队领登机卡时,我前面的爱尔兰人不无骄傲地展示她的护照给我看,告诉我欧联盟各国的护照都是一样的,唯有爱尔兰的护照上印有竖琴(Harp)。
我到的第一天,还不到下午五点街头就飘起了音乐声。有一个人演奏的,也有三两个一起的,后来还看到多至七八个人,边走边弹唱,非常投入,充满了自娱娱人的味道。

欧洲的生活节奏要比美国慢得多,也不象美国工作时间那么长,我想大多数人一定活得很悠闲。每晚的街头演奏,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消遣方式,这完全不同于美国地铁站里那些拉着小提琴乞讨的人。


岛国古迹           

岛国气候多变,阴雨绵绵,为城堡,教堂增添了幽秘的色彩。我们做火车到Limerick, 然后坐汽车沿西海岸一路看下来。 Bunratty 古堡是最早的石头建筑,由诺曼底人在十三世纪早期建造的,如同所有的历史一样,难免经历几番血的洗礼。近年来彻底修复了古堡,里面用十七、十八世纪的家具装饰。周围的小村落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爱尔兰人的生活。有农舍、水车、学校、医院、商店……,有趣的是看到鸡与孔雀同笼饲养。孔雀一开屏,人们纷纷拿起相机拍照,而没人理会那只走来走去的鸡,不言而喻人类永远是更喜欢外在的美。我在想,不知这只鸡是否会妒嫉,也不知它们的主人是否关心鸡的心理承受能力。

爱尔兰的古迹不象巴黎的凯旋门那么奢华,不似罗马的斗兽场那么宏大辉煌,震撼人心,更不象埃及金字塔,使你产生至极的冲动。她让我感觉有点象邻家女孩,悠悠的、淡淡的、静静的,见了没有撩人的躁动,别了又感到空荡荡的,总觉得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晓的故事。她没有凤姐的泼辣,没有林黛玉的忧愁,她不用印度女人的纱丽装扮,她就是她,散发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以其独特的隽永韵味,点缀着都柏林,见证了爱尔兰的历史。

奇特的地貌

长达8公里的摩尔峭壁(Cliffs of Moher),笔直地伸向大西洋。或许是那天小雨稀稀拉拉,或许是峭壁挡住了光线,深蓝的海水近似墨色,幽深曲回,拍打着岩壁,给人神秘与遗世之感。海边的风非常大,连风衣的帽子都戴不住,人走起来跌跌撞撞的,实在不敢冒险走近,只远远地看一看,拍了几张照。否则真想触摸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绿草茵茵是爱尔兰的特征,可是在Burren, 却被大片的石灰岩覆盖,据说是形成于冰川时期。有的地方寸草不生,被称为月球地貌,对我们这些无缘登月的凡夫俗子来说,脚踏石灰岩,似乎莫名地感到站在月球上的骄傲而飘飘然。而有的地方各式各样的野草、野花覆盖了岩石,生命力极顽强。为保护这独特的地貌,这里的一石一草都是绝对不可以拿走的,不然我一定要扛一块石头回来。

酒吧一条街

爱尔兰人能喝啤酒是出了名的,我们自然不能错过在酒吧一条街(Temple Bar)品尝啤酒的机会。早晨在酒吧街游客信息中心拿了份地图,好心的美国小伙儿(我是从他的口音和穿着判断的)告诉我们一家著名的酒吧(右图),可以欣赏爱尔兰传统音乐。大约6点钟,我们和明辉的先生一起来到了这家酒吧。时间还早,人不算多,点了爱尔兰的黑啤酒,又点了晚餐。由于不确定一样海鲜菜是生的,还是做熟的,我跑到吧台问小姐,她居然不知道这道菜是怎么回事。问了几样别的菜,小姐还是一问三不知,为了保险起见我换了个意大利菜。没想到,这道菜无比难吃,我真怀疑这也是意大利餐?健力士啤酒淡淡的,没什么特殊味道,说不清好不好喝。酒吧里有个三人的小乐队,连弹带唱,声音震耳欲聋,完全不是我憧憬的爱尔兰音乐,同时有人在兜售他们的录音带。我们三位老土,实在不适宜在这种现代噪音下生存,更不必说享乐了。八点左右,酒吧里人声鼎沸,已无立锥之地,我们就在这黄金时段撤退了。


健力士啤酒厂       

爱尔兰的很多广告都与健力士啤酒有关,虽然品尝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可还是想参观一下有250年历史的酿酒厂。坐车到半便士桥(Ha’Penny Bridge)下,这是丽菲河(Liffey River)第一座人行桥,过桥曾需交半便士,因此得名。过了桥走不远就见到了大门。进去才知道参观费竟要14欧元,与美国比简直是天价。加州的酒庄全是免费参观的,只有品酒才花钱。而新罕不什尔州Budweiser啤酒厂不仅免费参观,还可以免费品尝两种不同口味的啤酒。忍痛交了14欧元,给了一个圆圆的、厚厚的、直径有两英寸的有机玻璃的东西,里面有一个小椭圆装了健力士啤酒,下面是工厂的标志,一点儿美感都没有,毫无保留价值。要是意大利人来设计,一定会可爱得多。
我们参观的是旧的厂房,更象是博物馆。啤酒的配方当然是保密的,但还是介绍了酿造啤酒的四种成分:大麦、蛇麻草(Hops)、泉水、发酵剂。令人惊奇的是紧接着又提到第五种成分是“信念”(Believes)。Author Guinness 是创始人,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签下了9000年的合同。我还是首次听说这么长久的合同,恐怕是世界纪录了,不得不让人敬佩。展厅内还有一些设备,介绍了啤酒的酿造过程,而真正的工厂与此分开,是不能参观的。顶楼是个酒吧(Sky Gravity Bar),可以坐下来品尝一杯啤酒。由于我们已经试过了,又没觉得有多好,所以只要了一杯可口可乐。从这里可以鸟瞰都柏林360度的全景,我当然尽情拍照了一番,大玻璃窗外,尖顶的教堂,绿顶的海关大楼,蔚蓝的丽菲河, 还有横跨在河上的一座座桥都一览无余。这虽是一座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我的感觉却只象个中小城市。

家宴感怀

还是在我去都柏林之前,明辉就跟我说要留出一天请客。原因是她先生的同事大多是男的单身,不喜欢爱尔兰的饮食,故答应请他们来吃饺子。明辉认为我的厨艺比她强,拉我做苦力。天知道我的厨艺,从来是现买现卖,请客多了自然积累了些省力又讨好的菜谱。我们合力凑了几样,骗骗日本鬼子还马马虎虎。当然主要还是包饺子。公司里的一个女秘书和一个怀了孕的家属好心来帮忙,她们大概也未曾做过,还算是心灵手巧,一学就会。客人来之前我们基本就绪,只差煎饺子了。

客人陆陆续续到了,明辉出出进进,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来人是否与明辉打招呼了,等我俩人都在厨房煎饺子的时候,偶然回头,意外地发现这些日本男人竟然团团围在桌旁举杯痛饮了。我忿忿不平地对明辉说,“这些人怎么如此无礼,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吃起来了?你这个女主人根本没在他们眼里,这也太过分了。”再看那两个日本女孩,缩在沙发角落,没人招呼她们上桌吃饭。要知道她们也是客呀。在女士优先的西方社会,竟上演了这么一出彻头彻尾男尊女卑的闹剧。不是我目睹,真不敢相信!我不知道在日本,在公车上,这样的男人会给女人让座吗?在公共场所,日本男人会礼让妇孺吗?明辉从厨房拿些饺子给那两个女孩,又留了一些给Peter,他是女秘书的先生,一个美国男孩。他开始并没打算来,是明辉和我叫他来,也许他为避免与日本男人的陋习同流合污吧。

既然他们如此不把女人放在眼里,我也只好目中无人,只与Peter交谈。等我们从厨房出来,外面已是杯盘狼藉,所剩无几了。明辉递给我个纸杯说,“我替你留了点葡萄酒”。那是我带去的加州葡萄酒,其他的饮料早已一扫而光了。

我第一次目睹日本男人如此地不尊重女性,我真为女人鸣不平。一般来说,一个男人一生受到两个女性的关照。是母亲的手把你抚养成人,是妻子的手替你打点家务,没有她们的付出,你的生活恐怕是一团糟。由此我想到在中国的东北也有这种恶习,女人不能上桌吃饭,恐怕这也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期留下的劣根。不可思议的是,在技术如此先进的日本,确有着如此丑陋的日本男人。你们的思想行为是彻底违背现代道德标准的,醒醒吧,否则你们终会被时代淹没。日本的女性,我悲其不幸怒其不争。你们该为自身的价值而奋斗,为平权而奋斗,没有人可以这样蔑视你们的存在。
明辉对我说,在日本呆久了已经麻木了。就是年轻的女孩也没有理想,只想嫁个好老公。实在可悲!可怜!还记得国际歌吗?唱唱吧。腐朽的东西,如果没人去打破,也会陈尸万年。

告别都柏林

短短的五天飞逝而过,提着简单的行李又回到机场。飞机一再显示晚点,最后终于取消了。好客的都柏林强留下我们这趟飞往纽约的300多名旅客。一时怨声载道,有要转机的,有预定了旅馆的……好在纽约是我的目的地,只是多耽搁一天,盘算着怎么打个电话告诉我的头儿,晚一天上班。

第二天 晚上11点,飞机终于起飞了,整整晚了29个小时。夜幕笼罩了都柏林,从机窗往外看,已经分不出哪是天,哪是水,心头涌起朦胧的遗憾,恋恋的不舍。别了都柏林,别了爱尔兰,也许我再不会来到这里,但美好留在了我心中。在我的字典里都柏林,爱尔兰不再陌生,你们有了生命,绿色的生命与我相伴。

道声珍重我初中的同窗,我们不再年轻,不要让时间在指缝间流淌。不必向往辉煌,把握住今天,明天还属于你。


初稿 4/25/2006

罗曼蒂克

另类感悟

意大利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度,我想那一定到处是鲜花、美酒、莺歌燕舞。当我第一次踏上意大利的土地 – 米兰机场,迫不及待地等待出关,却被告知,“急什么,你懂什么叫ROMANTIC吗?” 我瞪大眼,不以为然地想,装什么博学,还不都是半斤八两。诸不知更耸人听闻的下文是“ROMANTIC就是慢慢来”。这下我可真是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以后这句经典名言就处处被验证了。

在旅馆等待办入住手续,我习惯手拉行李,站在台前,准备立即拿到房间卡,直驱而入。可是直等到腿也站酸了,脖子也伸累了,才能就绪。这以后就学乖了,到了旅馆大厅,放下行李,给前台美女俊男一个微笑,就只管悠哉悠哉环顾四周。啊,这才发现墙上的色彩犹如Monet 的风景画,朦朦胧胧,好有诗意,那不经意摆放的沙发,竟是我在杂志上见过并极为欣赏的、昂贵的、设计师的佳作,那蛋形的脚凳 是我的梦想…… 突然感悟到正是一个慢字,让我置身于ROMANTIC的气氛之中。

欧洲的厕所难得有美国的公厕那样宽敞明快,厕所外面大排长龙是司空见惯的。若在朱丽叶的故乡Verona,此时你可大饱眼福去慢慢地品味那贴在厕所外墙上的亚当与夏娃的画像,或是大卫与维纳斯的雕像。你不得不感叹,这是意大利人独具的艺术思维,他们不愿用世界通用的、单调的,代表男女的减笔画标志,而是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地给你一点艺术熏陶,可谓是春雨润物细无声。若久住意大利,再木纳的人也该有灵感了。

我曾总是抱怨美国的意大利餐厅,上菜之慢让人坐卧不安。想想大多都是去吃午餐,下午还要上班,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店里的精心装潢,不知错过了多少良辰美景。看来只该在无须计较时间的情况下,去吃意大利餐,在慢中享受其温沁的格调。

再看纽约曼哈顿大街上,行色匆匆的男女,哪一个不是迈着大步,目不斜视一往直前。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掠过身边的高楼大厦,有多少是举世闻名的杰作,又有多少寓意深刻的雕塑,更无暇欣赏它们奏出的辉煌的城市交响曲。这一切都该怪罪太过匆忙的人生,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慢在这里是何其的奢侈!不过倘若罗马的ROMANTIC移植到纽约,纽约也就不成其为纽约了 。

意大利归来最大的额外收获,就是懂得了慢也是一种享受。不要总是苛求效率,以再快的速度鞭达自我,也无法实现一生所有的追求。何不放慢脚步,细心体察,美好就在身边。

2005